测量gps数据处理(gps测量数据处理实验报告)

2024-11-22

GPS测量与数据处理的内容提要:

1、卫星摄取的图像受到分辨率、传输延迟、数据分析整理时间漫长的限制;用无人驾驶飞机在空中拍摄,首先要求对于无人驾驶飞机的运动轨迹进行精确测量,然后是对于无人驾驶飞机搭载的摄像头空间姿态进行测量,整个数据处理的过程十分庞大。

南方GPS静态数据处理步骤具体操作!

1、首先打开南方gps,并且登录自己的个人账号。其次设置方法为双击按键进入工作模式切换。最后将静态和动态添加即可切换。

2、实地选点,构成若干个三角形,观测时用三台同步观测一个三角形,直至测完所以三角形。观测时清空内存,设置点号、时段、卫星高度角和采样间隔,按(测量)选y。45分钟后,关机,连接电脑,打开南方gps数据处理软件,传输数据,处理。

3、外业出发前先对主机的测量模式(设为静态)、采样间隔、卫星截止角进行统一设置。以下是某个单测站的操作:安装仪器。先把基座对中、整平,然后安装上接收天线。安置仪器的步骤:A、在选好的观测站点上安放三脚架。

4、.txt)格式如下:点号(4位),纵坐标(x),横坐标(y),高程(H)例如:GPS6,446413294,51244941,299 GPS5,445981832,50682850,089 ………然后按“导入已知点”按钮,就可以将控制点数据导进去了,在试平差阶段可能需要多次输入已知点的时候,就显得特别方便了。

5、操作流程包括导入GPS数据、坐标转换与投影校正以确保数据准确一致。接下来,依据实际需求选取路径分析、空间插值、空间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最终,生成地图或报表,便于用户理解利用数据。在数据导入前,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清洗、筛选、去重,以提升数据质量和可信度。

6、若您是用的南方的GPS测的静态,那么建议您去下载个南方的静态数据处理软件,用他们自己的软件处理的话比较好。若您是用中海达的GPS测的静态,那么建议您用中海达的静态数据处理软件。若您是南方和中海达混着用,建议你转成标准的格式:Rinex。然后再用数据处理软件来解算。

GPS同步观测处理误差的方法

在GPS定位测量中,处理卫星轨道误差有以下几种方法:1) 忽略轨道误差这种方法以从导航电文中所获得的卫星轨道信息为准,不再考虑卫星轨道实际存在的误差,所以广泛的用于精度较低的实时单点定位工作中。

在GPS定位测量中,处理卫星轨道误差的方法多种多样:首先,忽略轨道误差是一种常见的处理策略。这种方法主要应用于精度要求不高的实时单点定位,它直接使用从导航电文中获取的卫星轨道信息,不考虑实际存在的轨道误差。其次,轨道改进法是另一种处理手段。

对此,可通过采用双频观测值组合、电离层模型校正和同步观测值求差等方式削弱影响,尤其是短基线情况下,同步观测值求差效果显著。对流层,位于40公里以下,其密度高于电离层,状态复杂。随着高度增加,温度下降。GPS信号穿越对流层时,路径弯曲产生偏差,称为对流层折射。

可通过静态定位、避开反射物和改善天线来降低。接收机内部误差涉及钟差、安置误差和观测精度。接收机钟差需要通过监测和校正,安置误差如对中和整平需要严格处理,而观测误差则受限于接收机的时间观测精度。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偏差与信号强度和接收方向有关,可通过改进天线和相对定位方法来减小影响。

建立系统误差模型,对观测量加以修正。将不同观测站,对相同卫星的同步观测值求差,以减弱和消除系统误差的影响。简单地忽略某些系统误差的影响。(2)偶然误差:包括多路径效应误差和观测误差等。

总体说来,消除和削弱卫星导航系统误差有以下几种方法:建立误差的改正模型;求差法;参数法;回避法。(1)建立误差的改正模型 原理:利用模型计算出误差影响的大小,直接对观测值进行修正。适用情况:对误差的特性、机制及产生原因有较深刻了解,能建立理论或经验公式。

国家GPS规范数据处理

1、国家GPS规范数据处理主要涉及基线向量解算、外业数据质量的检核以及AA、A、B级基线精处理结果质量检验等环节。在基线向量解算部分,C级及以下各级GPS网基线解算及B级GPS网及基线预处理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8314-2001,详细规定了GPS测量技术在国家层面的应用与实施标准。此规范旨在确保GPS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比性,满足国家建设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3、基线向量解算11软件及要求C级及以下各级GPS网基线解算及B级GPS网及基线预处理可采用随接收机配备的商用软件,AA、A、B级GPS网基线精处理须采用专门的软件,计算结果中应包括相对定位坐标和协方差阵等平差所需的元素。新启用的软件需经有关部门的试验鉴定并经业务部门批准方可使用。

4、首先,GB 12897-1991和GB 12898-1991为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以及国家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这些标准分别针对不同精度要求的水准测量提供了指导,包括测量方法、精度控制、数据处理等,确保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获得可靠和准确的高程数据。其次,GB/T 17942-2000为国家三角测量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