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等厚干涉数据处理(光的等厚干涉计算)

2025-01-06

如何对等厚干涉实验进行步骤分析?

用玻璃劈尖放在待测物体表面,然后再观测干涉条纹,如果条纹是一排平行线,则这个表面比较平整。如果向劈尖后的地方弯,则表面有凸起。如果向薄的一边弯,则有凹陷。用牛顿环也可以检测。

等厚干涉实验读数方法:主持分度值为1mm,先读主尺上的数。测微鼓轮有100个刻度,分度值为0.01,副尺分度值0.01mm,再读副尺上的数,主尺副尺相加即可。

确保读数准确:在测量时,读数显微镜的测微鼓轮应沿一个方向转动,中途不可倒转。如果在环数的过程中发现环数有变化,必须重新测量。防止透镜受压变形:实验完毕后,应旋松牛顿环仪上的螺钉,以防透镜受压变形。

等倾干涉,玻璃倾斜一很小角度,如在一边垫一尺子。会看到两玻璃之间空气上下表面干涉图样,如是等间距的条纹的话,就说明玻璃平。如有曲线。则不平。

调节目镜,看清叉丝;显微镜调焦看清干涉条纹(调整时应注意什么?)使叉丝交点大致在牛顿环的中心位置。3.定量测量请慎重考虑:(1)如何操作才能消除空程(回程差)?(2)如何核对环的级数有否错误?(3)若条纹较粗,如何测量更易准确?根据以上三点,读者事先拟定具体的测量步骤。

等厚干涉牛顿环实验数据怎么算

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等厚干涉现象,熟悉光的等厚干涉的特点。2.用牛顿环测定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3.用劈尖干涉法测定细丝直径或微小厚度。[实验仪器]牛顿环仪,移测显微镜、钠灯、劈尖等。

这是干涉条纹(牛顿环)的左、右读数,相减,就是直径。读数由显微镜测量得到。

若以平行单色光S垂直照射,则经空气层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线有一光程差,在平凸透镜凸面相遇后,将发生干涉。用读数显微镜观察,便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心为一小暗斑,周围是明暗相间宽度逐渐减小的许多同心圆环。此即等厚干涉条纹。这种等厚环形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

实验名称:用牛顿环测量透镜的曲率半径 实验目的:观察光的等厚干涉现象,了解干涉条纹特点。利用干涉原理测透镜曲率半径。学习用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实验仪器:牛顿环装置(其中透镜的曲率未知)、钠光灯(波长为583nm)、读数显微镜(附有反射镜)。

劈尖只能看到有限条干涉条纹,除了零级暗纹之外,根据λ(1)k=λ(2)(k 1)来判断出现的条纹级次.剩下的就是彩色部分{λ(1)λ(2),k为条纹级次}。牛顿环也只能看到有限个同心圆环,因为由于光的色散,看到的应该是彩色的牛顿环,最高级次都是暗纹。

等厚干涉实验原理

1、当平行光垂直射向平凸透镜时,从尖劈形空气膜上、下表面反射的两束光相互叠加而产生干涉.同一半径的圆环处空气膜厚度相同,上、下表面反射光程差相同,因此使干涉图样呈圆环状.这种由同一厚度薄膜产生同一干涉条纹的干涉称作等厚干涉. 牛顿在光学中的一项重要发现就是牛顿环。

2、用玻璃劈尖放在待测物体表面,然后再观测干涉条纹,如果条纹是一排平行线,则这个表面比较平整。如果向劈尖后的地方弯,则表面有凸起。如果向薄的一边弯,则有凹陷。用牛顿环也可以检测。

3、干涉级数不同:等倾干涉的h一定时,干涉级数愈高(j愈大),相当于i2愈小。等厚干涉则相反。原理不同:等厚干涉当一个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的凸面放在一片平玻璃上时,两者之间就形成类似劈尖的劈形空气薄层。

4、前者经历半波损失,而后者没有,因此两束光在中心处的光程差为波长的一半,形成暗斑。相反,当使用透射光进行实验时,两束光均在光疏介质面上反射,没有半波损失,因此在中心处光程差为零,形成亮斑。这种现象在物理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光学仪器的设计和校准中。

5、在光的等厚干涉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特定公式来计算r值,即r=nLλ/2。在这个公式里,L代表细丝距离劈尖棱边的距离;n是指在L方向上单位长度内的条纹数目;而λ则是相干光波长。

6、利用等厚干涉可以进行各种测量。例如,用等厚干涉中的劈尖干涉,可以测量细丝直径,物体的微小热膨胀,光学器件的平整程度。等厚干涉的牛顿环,可以测量凸凹透镜的平整程度,测量透镜曲率半径等等。此外,肥皂泡表面的彩色条纹,眼镜片,相机镜头的各种增透镀膜都是来源于等厚干涉。

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报告及数据处理怎么做?

1、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数据的计算方法如下: 计算出两个光路的光程差:L = 2d*cosθ,其中d为两面镜子间的距离,θ为光源与两面镜子的夹角。 如果两光路光程差相等,即L1 = L2,则干涉条纹为亮条纹;如果两光路光程差相差λ/2,则干涉条纹为暗条纹。

2、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 (1)开启纳光灯。(纳光灯窗口有一毛玻璃,表面刻划一个十字叉丝)(2)目测反射镜MM2到G1的距离近似相等。通过旋转粗调手轮移动M1,使M1调整至适当位置。(3) 判断两束光是否相遇。

3、迈克尔逊干涉仪实验的原理是利用分振幅法产生双光束以实现干涉。实验内容主要包括:调整干涉仪,产生等厚或等倾干涉条纹。观察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记录数据。根据干涉条纹的移动情况,计算出空气膜厚度或折射率的变化。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4、迈克尔逊干涉仪的调整与使用实验实验原理介绍如下:一束入射光经过分光镜分为两束后各自被对应的平面镜反射回来,因为这两束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且相位差恒定(即满足干涉条件),所以能够发生干涉。干涉中两束光的不同光程可以通过调节干涉臂长度以及改变介质的折射率来实现,从而能够形成不同的干涉图样。

光等厚干涉原理及应用的实验报告数据处理怎么做

1、此实验的数据处理步骤涉及计算光的波长。具体方法是使用干涉条纹的直径和干涉玻璃片的厚度,根据计算公式 d = mλ来进行。公式中,d 表示干涉条纹的直径,m 表示条纹的阶数,n 则是玻璃片的折射率。通过上述计算,能得知光的波长。

2、实验目的:首先需要明确实验目的,例如:探究等厚干涉现象的原理与实验方法或观察等厚干涉条纹的形状与变化。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介绍等厚干涉现象的基本原理。例如:当两束光线以相同的角度入射到透明薄膜上时,它们将在薄膜上表面反射,并产生干涉。干涉条纹的形成是由于光波的相干叠加。

3、学习用等厚干涉法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和薄膜厚度。掌握读数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实验原理和内容:牛顿环牛顿环器件由一块曲率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叠放在一块光学平板玻璃上构成,结构如图所示。

4、等厚干涉实验步骤:工具/原料:读数显微镜 牛顿环 钠灯 方法/步骤:准备好仪器,了解仪器的使用方法。取下读数显微镜目镜帽。打开钠灯,如图摆放。如图放好牛顿环,光源对准目镜筒上45°平板玻璃。调节显微镜,直到看到清晰的物相。清晰物相如图。

5、等厚干涉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等厚干涉现象,熟悉光的等厚干涉的特点。2.用牛顿环测定平凸透镜的曲率半径。3.用劈尖干涉法测定细丝直径或微小厚度。[实验仪器]牛顿环仪,移测显微镜、钠灯、劈尖等。

光的等厚干涉实验中用什么公式计算R,为什么?

1、第六步:计算干涉条纹的厚度:根据测量得到的干涉条纹直径,计算相邻两个条纹之间的厚度。厚度可以通过公式d=λL/(2n)计算,其中d为厚度,λ为光的波长,L为光源到玻璃片的距离,n为光线在玻璃中的折射次数。第七步:分析实验结果:根据计算得到的厚度,分析干涉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探讨光的波动性质。

2、第一级亮纹和第二级亮纹间距)入:所发射的光的波长(一般都是激光啊什么的光的波长)L:屏幕到孔的距离d:两个缝之间的距离光的双缝干涉现象中,相邻的两条亮条纹或暗条纹中线之间的距离。

3、薄膜干涉的光程差公式:L=λ/(2n*sinθ)。光程差包括三个因素,路程差、介质和半波损。薄膜干涉,两条光线分别在上下表面发生发射,路程差就是薄膜厚度2倍,即2e,再乘以折射率再加上半波损,就是2ne+半波长。

4、因为相邻的明暗条纹之间的光程差都是一个波长,但是因为等厚干涉的意思是光要两次穿过这个厚度。等厚干涉的意思是光在一个透明的薄层的上下表面之间的反射产生的。也就是在上表面反射,有一部分光透过后从下表面反射再穿透上表面,显然这两个表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等于厚度与薄层介质折射率n的乘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