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反辐射导弹,就是自身不辐射电磁波,也不用照射雷达对目标进行照射,只是利用敌方雷达等电磁目标所辐射的电磁波,进行自行导引,专门用于摧毁敌方雷达及其载体的导弹,故又称为反雷达导弹。
对付雷达的杀手锏——反雷达技术,通过干扰、欺骗等手段,降低雷达探测效果,保护目标免受雷达定位。侦察探测系统,集成雷达、声纳、光学等多种探测设备,实现全方位侦察,为军事行动提供情报支持。电子战,通过电磁频谱战、信息战等手段,夺取战场信息控制权,对抗敌方电子系统。
所谓的中国反制萨德的武器或者杀手锏,其实就是大功率相控阵雷达,应该部署在韩国的对面,距离韩国最近的地方也就是威海。对方一开机,中国立即开机,进行干扰。让萨德的核心——X波段雷达无法正常工作。前几年,台湾曾部署过铺路爪雷达,中国反制措施就是在福建部署了大型相控阵雷达,进行干扰。
此外,中国还研制出了多种型号的电子战飞机、军用无人机和舰船,可以对敌方的雷达、通信和导航系统进行干扰和破坏。 人工智能武器 人工智能武器是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提高作战效能和自主性的新型武器,具有智能化高、适应性强、协同性好等优点。
AN/SLQ-32型舰载电子战系统的天线设计独特,系统频段1的天线为一组两个,覆盖180°方位。一组尺寸为46cm×64cm×33cm,重量为8kg。V型天线组件的尺寸分别为:98cm×239cm×140cm、107cm×239cm×208cm、178cm×295cm×228cm,重量分别为:354kg、545kg、1199kg。
AN/SLQ-32型舰载电子战系统的主功能是抵御反舰导弹的攻击,担当舰艇的点防御任务。系统具备高截获概率和短总反应时间的特性。它采用晶体视频接收测向和瞬时测频的方案。系统配置介质透镜馈电多波束天线阵,接收阵列有16个波束,发射阵列则包含35个阵元,共有140个50W功率的行波管,合成脉冲功率可达1MW。
AN/SLQ-32是美国海军的电子战装备,70年代中期开始批量生产,目前普遍装备美国海军护卫舰以上水面舰艇、两栖作战舰艇以及部分作战支援辅助舰船。该系统主要用于雷达告警、电子干扰和信号截获,可在舰艇上担任点防御任务,防御飞航或反舰导弹的攻击。对导弹信号截获率高,系统反应时间短。
AN/SLQ-32舰载电子战系统,由美国雷声公司设计与生产,自70年代起陆续装备舰艇,经过多次改进与升级。系统最初有三型版本,之后又新增了两型。其中,(V)1和(V)2型不包含电子干扰设备,主要装备于护卫舰、军辅船和驱逐舰等小型舰艇上。
1、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IRST通过探测目标的热辐射来工作,能够发现隐身战机。F/A-22如果超音速巡航,机首蒙皮温度必然较高,更容易被IRST发现。综上所述,我国的五大雷达系统都具有强大的探测能力,能够有效地发现和追踪隐身战机。这对于我国的防空防御体系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优势。
2、相对来说,无源相控阵雷达技术难度较小,因此,在有源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之前,可以考虑采用无源相控阵雷达作为过渡产品。即使有源相控阵雷达研制成功后,无源相控阵雷达作为一种低端产品,仍具有较大使用价值。我国在航空电子产品上的发展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较慢,一度与西方先进国家差距较大。
3、我国从六十年代开始即开展相控阵技术的研究,并于七十年代研制成功7010大型远程相控阵雷达,曾出色的完成了观测美国天空试验室和苏联核动力卫星殒落任务,引起世界重视(相关资料可查阅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网站文章)。在九十年代又研制出YLC-2全固态相控阵远程警戒雷达(第二届中国国际国防电子展览会上展出)。
4、我国国土战略防御体系又得到完善,央视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上,一款标注为“国产P波段远程预警相控阵雷达”的大型雷达系统首次亮相。
5、我国DWL002被迫勘探雷达体系采用了独立的脉冲信号分析系统,能够非常准确地分析各种电磁辐射信号并对它们进行指纹式识别,包括区分两台同一类型的脉冲发射器各自发射的同类信号,能够准确分析脉冲宽度内的信号特征。
6、这种先进的雷达技术为中国提供了战略级的预警能力,确保了对潜在威胁的及时预警和有效应对,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离层的反射和地球表面的绕射特性,它能够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准确地捕捉目标信息,为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预警时间,增强了我国的军事防御体系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1、TVM制导在防空导弹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既是一种寻的制导方式,也是一种复合制导方式。这种制导体制在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和俄罗斯的S-300导弹系统中得到了应用。 TVM制导,又称指令-寻的制导,通过地面制导站测量目标和导弹的坐标。
2、乍一看,TVM制导似乎是一种不常见的制导方式,其实几种著名防空导弹都应用了它,如美国的“爱国者”,俄罗斯的S-300。TVM制导在防空导弹发展过程中是很重要的一种制导类型。
3、“山毛榉”-BUK-M1-2防空导弹系统(美国代号SA-17,北约称“灰熊”)于1995年进入俄罗斯陆军服役。该系统由俄罗斯的“金刚石-安泰”防空武器装备公司研制和生产,旨在替代早期的9K37“山毛榉”系统。由指挥车、雷达车和自行式导弹装填发射车等组成。
4、俄罗斯:“萨姆-2”导弹:萨姆-2是早期的一种防空导弹系统,曾在冷战及冲突中使用。 俄罗斯:“骄子”导弹:骄子导弹是俄罗斯的一种地对空导弹系统,具有多目标拦截能力。 俄罗斯:“安野衡竖泰”导弹:此处可能存在错误,因为“安野衡竖泰”并不是俄罗斯的一种导弹。
5、红旗6:一种近程防空导弹系统,用于补充其他防空武器,拦截低空目标。 红旗61:一种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能够对付低空目标,如无人机和巡航导弹。 QW-1:一种便携式防空导弹,用于对抗低空目标,如直升机和无人机。
6、防空:美国的SM3啊俄罗斯白杨啊!核潜艇:俄北风之神级基洛,美俄亥俄级北卡莱罗纳级。